漫谈供给侧改革
2016年5月8日下午1点半,庄炎、张俊杰、魏丽娜、袁田、朱从余同学在商学院S116教室举办了以“供给侧改革”为主题的论坛。庄炎主持了论坛,本次论坛嘉宾是南京市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王加先生。论坛上,小组成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或感兴趣的话题,从不同的维度对供给侧改革进行分析,嘉宾和现场观众也积极参与话题的探讨,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供给侧改革,也为MBA学员开拓了视野。
魏丽娜同学作了关于“何为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性分析,同时对相关国家宏观政策进行了解读。袁田同学提出了“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主体”概念,详细阐述了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中的职能定位,以及如何顺应此次改革。庄炎同学从自身行业出发,分析了金融行业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通过理论与案例结合,并与现场观众互动,使得分析通俗易懂。朱从余同学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进行探讨,期间,嘉宾、观众与小组成员就无锡与南京楼市的现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张骏杰同学对商业银行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进行了阐述,认为商业银行应该保持继续创新的势头,更加关注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
嘉宾王加先生做了总结发言。第一,他分析了自己所在的南京汽车维修与驾培行业的现状,指出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第二,他认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供给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不但要满足消费者需求更要创造消费者需求,其中包括技术的创新和理念的创新;第三,他认为供给侧改革为每个人带来了人生机遇。在供给侧改革的浪潮中,不像以前需要的大量投资,有时候只要一个新点子、新思路,就可以产生数以亿计的收益,比如三只松鼠的成功案例。他最后祝愿各位同学运用所学知识在这次改革浪潮中,抓准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敢想敢做,绘就美好的人生蓝图。
本次论坛,同学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主题鲜明,阐述有理有据,现场互动效果好。希望此次论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多地思考国家宏观政策,更多地关心身边的改革。
(2015级MBA秋季2班 庄 炎)
低科技成品的突围之路
2016年5月8日下午,主题为“低科技成品的突围之路”的论坛在商学院S118教室成功举行。论坛成员为2015级MBA秋季班学员赵钥、张健、徐丹倩、陶丽华和王海娜,论坛嘉宾为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经理李正来,陶丽华主持了论坛。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企业都在努力探索通路的新方向。本次论坛分别从农业、食品业、烘焙业以及马口铁这几个行业做了分析和介绍。赵钥介绍了传统农产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低科技农产品未来发展的方向;张健从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服务体验和有效开展精准化经营来阐述低科技成品的突围策略;徐丹倩从品牌创新角度分析了如何在低科技成品中取得进步;陶丽华以烘焙行业为例分析,通过4个案例提出了一些目前烘焙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王海娜则最后分析了国内民营马口铁企业的突围之路。
本次论坛,事先大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内容丰富充实。因所探讨的主题很多内容都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相关,现场整体气氛和谐,讨论热烈。
(2015级MBA秋季班 徐丹倩)
外企管理制度探讨
2016年5月8日下午1点半,2015级MBA春季班的唐涛、肖治国、俞蛟和张恒誓在商学院S119举办了一场名为“外企管理制度探讨”的论坛,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谟受邀作为嘉宾出席了论坛。
本次论坛分成四个模块,首先由张恒誓介绍了外企的产品开发流程,着重强调了目前比较流行的门径管理理念,基于调研市场理念,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用跨职能的工作团队做严格的项目筛选和产品开发管理。唐涛基于外企的供应链管理,给出了供应商的管理目标、具体任务优化等。肖治国基于博世公司的精益生产理念,介绍了拉动式生产,精益生产的模式,强调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按正确的路线把正确的物料送到正确的地点,每次都刚好及时。俞蛟基于卡特彼勒公司的再制造理念,对于单位价值比较高的大金额商品,是将旧件在工业生产环境下通过标准的再制造流程将其恢复到原有性能和质量的过程,再制造为传统工业产品带来了新的生命。
外企目前来看,经营相对成熟,对于市场布局,投资决策,人力资源的招聘和员工培养,产品开发和管理,供应商管理,生产效率的节奏和把握,以及售后再制造等方面有很明显的特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和模仿。通过这一次的共同讨论,让大家能够对这些模式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结合MBA的在校知识学习,必定能让以后工作受益匪浅。
(2015级MBA春季班 张恒誓)
企业与公益事业
2016年5月8日,MBA15春的苏磊、许珏芳、徐浩玮和邢燕在商学院S113举办了一场名为“企业与公益事业”的论坛,并且邀请了无锡资深义工严忠伟和无锡农行蠡园支行行长杨元杰作为嘉宾出席论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步,更多优秀的企业意识到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并积极的参与进来。本次论坛首先由苏磊介绍了企业业主与公益事业的关系,分析了私营业主在对待公益事业上可能存在的认知偏见并给出改良意见;然后许珏芳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着重介绍了教育业的公益性;接下来徐浩玮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分析我国政府、企业、个人三者在公益事业中的关系;最后邢燕给我们总结了公益的种类,并积极呼吁我们热心参与公益事业。
在交流环节,资深义工严局从个人出发,讲述参与公益事业对个人思想的锤炼和情操的陶冶的积极作用;阐述公益事业并不是高高在上,凡人摸不着碰不了的伟大事业,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小处参与,从微处入手的事情,关键是要有一颗乐于奉献的爱心。杨行也从企业方面着眼分析了企业在参与公益事业时,形式上不仅仅只有捐钱捐物,也可以从爱护环境、义务劳动等方式积极参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意识的升华,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将越来越高,进而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公益事业。本次论坛以前瞻性的命题展望公益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并倡导更多的人积极参与进公益事业。
(2015级MBA春季班 苏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