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我校“小蠡湖”和校园道路名称的启事
各学院(单位)、机关各部门:
全校师生及海内外校友:
优美的校园风光是大学的风景名片,是学校环境育人的基石。我校蠡湖校区启用5年多以来,校园环境不断改变,新校区初建时的景观设计尚有较大的文化提升空间。在我校建设“绿色大学”的进程中,为配合新校区二次景观规划进程,在校区建设中更多地融入江南人文元素,体现时代特征、历史传承与学校特色,更好地发挥校园环境与文化的育人功能,特向全校师生公开征集“小蠡湖”名称和部分校园道路名称.
总用地面积约<?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118342平方米的“小蠡湖”地处全校的中心区域,东临影波台和公益图书馆,西濒待建的西塘湿地园和森林拓展园,北近物联网工程学院,南靠遗址展示园和医药、化工学院。作为新校区空间脉络结构中的“一心”,“小蠡湖”具有得天独厚的风景资源,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地域特征,集全校的教育文化、人文精神传承、信息交流和生态风景共享等中心于一体。二期建设规划中,“小蠡湖”景观项目将围绕开阔的湖面徐徐展开,运用江南园林经典造景手法,借西山溪水、图书馆之形构成双岛环翠、花堤春晓、湿地余韵、疏林草坡和幽林揽胜五大美景,并蕴含恬淡深远的人文色彩环境特征,达到“湖、山、林、人、楼”的和谐有机交融,最终形成“大气自然暗藏典雅,清旷深远不可穷尽”的意境。它的建成将成为我校的标志性风光名片。
校园路名同样是大学精神、学校特色和历史文脉的集中体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强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在征集“小蠡湖”名称的同时,一并对部分校园道路名称重新征集。
一、征名要求:
1、征集名称须格调高雅,寓意深远,注重挖掘学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充分体现新时代风采和个性特色的大学精神,且风格与校内的建筑物、景色等协调一致。
2、用词简洁、规范,避免使用生僻字。征集名称及其含义、命名理由须附简要的文字阐述。
3、投稿形式不限,可个人投稿,也可以集体投稿。校内各单位可以在本单位内开展相关征名活动,经过初选后以单位名义投稿;各地校友会可发动校友个人投稿,也可收集后推荐投稿。投稿可以书面文本或电子邮件形式,需附作者姓名、单位、身份、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等相关信息。
4、征名对象:我校全体师生、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
5、投稿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宣传教育科。邮政编码:214122。电子信箱:xck@jiangnan.edu.cn。联系电话:0510—85913631。
6、截止日期:2010年5月31日。
二、评选奖励及使用办法:
1、学校组织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进行论证评审,对入选作品的作者,学校将予以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2、征集评选出的入选奖作品,其所有权、修改权和使用权均归学校所有。
江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后勤管理处、基建处
2010年4月23日